國家計劃內統招 國標代碼:13767 福建省報考代碼:4045
招生咨詢熱線:0592-3668016/3668015
廈門演藝職業學院是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具有獨立頒發學歷文憑資質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學院2002年4月在廈門風景優美的鼓浪嶼開始籌建,于2004年2月正式成立(國標代碼:13767)。
(圖為學院鼓浪嶼校區)
2009年9月,學院整體遷至廈門市翔安區春波路7號,作為新校區正式投入使用前的過渡校區。
(圖為學院過渡校區)
2019年3月,學院正式落戶于廈門市翔安區翔安東路1995號,新校區占地200畝,總規劃面積約16萬平方,目前第一期投入使用的教學場地面積約7萬平方;另建有可容納1400人的實驗劇場一座。從此,學院進入了跨越式的新的發展時期。
(圖為新校區全貌圖)
(學院2019年3月正式落戶新校區)
(學院2019年3月正式落戶新校區)
廈門演藝職業學院自建院以來,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文藝方針,以“禮樂成人,有教無類”的理念為引領,以“寬口徑、厚基礎”的人才培養模式為目標,通過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教學成果顯著,為社會培養了大批一專多能的復合型專業藝術人才,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得到了業內專家的充分肯定與社會的廣泛認可。
學院具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員工近200人,專任教師100余人來自于北京舞蹈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戲曲學院、沈陽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北京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廈門大學、福建師范大學、集美大學等知名高校,其中,副高職以上職稱占比25%以上。
學院現設有:音樂系、舞蹈系、戲劇與音樂劇系、編導與創意系、社會文化系、五年專教學部、公共基礎教學部、繼續教育學院、實驗藝術團,計五系、兩部、一院、一團。
系(部)專業設置:
音樂系:音樂表演專業、現代流行音樂專業
舞蹈系:舞蹈表演專業、國際標準舞專業
戲劇與音樂劇系:戲劇影視表演專業、播音與主持專業、音樂劇表演專業、歌舞表演專業
編導與創意系:影視編導專業、影視多媒體技術專業、文化市場經營與管理專業、藝術設計專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模特與禮儀
社會文化系:空中乘務專業、電子商務專業、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體育藝術表演
五年專教學部:舞蹈表演專業、音樂表演專業、戲劇影視表演專業、音樂劇表演專業(面向福建省內招收初中畢業生)。
公共基礎課教學部:思政課教研室、公共基礎課綜合教研室
繼續教育學院:下設成教部、培訓部
成教部開設有音樂表演、舞蹈表演、藝術設計專業,面向社會招收成人教育大專學歷學生。培訓部承擔社會藝術培訓工作。
2011年6月,經福建省教育廳和北京市教委批準,北京舞蹈學院福建函授站在我院正式設立,面向省內外開展專升本學歷教育,專業涵蓋舞蹈編導、舞蹈表演(中國舞表教合一)、國際標準舞、音樂劇、公共事業管理。正式錄取的考生由北京舞蹈學院進行學籍注冊,畢業考試成績合格者,由北京舞蹈學院頒發本科畢業證書,本科畢業并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授予學士學位。
實驗藝術團:為學生搭建社會藝術實踐的平臺。
現任主要領導:
董事長 蔡躍東
福建東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香港東盛集團有限公司的創辦人、董事長,畢業于廈門大學。福建省優秀企業家,全國民辦教育家協會副會長,大學客座教授,連續三年當選為市人大代表。2012年被評為“全國教育創新杰出人物”,2014年被評為“全國教育科研創新先進個人”,2015年被評為“全國民辦教育領軍人物”,2019年被授予“改革開放40年杰出民辦教育家”。
終身榮譽院長 呂藝生
廈門演藝職業學院首任院長、終身榮譽院長,國務院有特殊貢獻專家、教授,北京舞蹈學院與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常務委員,教育部《素質教育與美育研究》課題負責人,中國國際標準舞總會前會長,中國舞蹈家協會原副主席、顧問,中國教育學會舞蹈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中國電影電視藝術家辭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影評論學會電視部高級顧問,北京舞蹈學院前院長,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北京舞蹈家協會第四屆理事會主席、第五屆名譽主席。
副董事長 蔡輝
英國諾丁漢大學畢業,現任東盛教育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廈門演藝職業學院副董事長
院長 曾講來
原集美大學黨委副書記,教授,畢業于廈門大學經濟系。先后兼任福建省高校思政研究會副會長,交通部高校思政研究會常務理事,集美陳嘉庚研究會會長,廈門市老教授學會副會長等多項社會職務。主編出版過六部專著,先后由北京大學和廈門大學等多家出版社出版發行。
黨委書記 許界群
大學學歷,199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原任廈門市教育局德育處處長,多次受到市級表彰: 1993年被評為市先進教育工作者;2001年獲市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個人;2009年榮立文明城市創建三等功。
2018年9月,市委教育工委委派至廈門演藝職業學院任黨委書記。
學院榮譽:
中國特色院校重點案例
指定藝術學科教研基地
中國創新教育示范單位
中國特色教育示范基地
廈門市文明單位
學院發展至今,秉承“禮樂成人 有教無類”的辦學理念,以培養市場需要的具備一定專業技術技能的、知識全面的復合型藝術人才為宗旨,堅持特色辦學,取得了豐碩的教學成果和良好的社會效益。
2004年受教育部和中國文聯派遣,廈門演藝職業學院藝術團赴法國、荷蘭參加國際民間藝術節,深受各國友人的好評和歡迎。
2007年我院開辦了福建省首個音樂劇專業并于2008年進行全國首部原創校園音樂劇《鐵窗歌手》的創作及演出,贏得了省內外社會各界的高度贊譽,這一創舉也被省教育廳列為2009年“省級教學改革實驗項目”。
2010年我院藝術設計專業采取產學研相結合的項目教學法,承接廈門市科技局科研項目“鼓浪嶼三維仿真旅游導游系統”,項目成果獲得省內外專家的一致好評。同年,我院被評為教育部高教司立項的特色學校案例研究的全國首批5所"特色學校"之一。
2011年,由時任院長呂藝生教授主編的學院案例研究《民眾藝術》一書由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在全國出版發行,獲得熱烈反響。
2016年廈門演藝職業學院現代流行音樂專業、國際標準舞專業通過福建省教育廳審批正式設立,并面向全國招生。我院成為福建省內首個設立該兩項專業的高職藝術院校。
2018年,學院舞蹈表演專業由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項目認定為骨干專業。
建院近二十年來,我院師生在各類專業比賽中屢獲殊榮。其中,國家級獎項三十多個,省級獎項近百個。教師多人多次獲國家、省市級專業賽事優秀指導教師獎、廈門市教育系統教育教學創優獎、廈門市優秀教師榮譽稱號。
廈門演藝職業學院在辦學實踐中對藝術高職人才培養模式不斷進行改革與創新,走出了一條特色藝術教育之路。
校訓:禮樂成人 有教無類
校園風光:
新校園位于廈門市翔安區,坐落在翔安文教園、大嶝島和翔安新城之間的中心位置,占地200畝,規劃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分為東、西兩大區。目前新校園一期已投入使用,將為學生提供一個功能齊全、條件優良的學習生活環境。
按規劃設計,東區擁有行政辦公樓、圖書館、實驗劇場、專業教室、階梯教室、專業攝影棚及服務用房等;西區擁有通用教室、演藝中心、學生公寓、教職工公寓、商務設施、活動中心、餐廳、體育場、泳池等。
微信公眾號